【Lean眼相看】關於流程改善,你應該知道的8件事(6) 巧遲,拙速
還記得大學時代,一群宅男們聚在一起總是抱怨說「為什麼商學院的正妹都被別人把走了?」,明明我也不比他醜、球打得比他好、功課比他優、笑話的梗多到信手捻來。我甚至還規劃了要在聖誕夜約心儀的她出去,在高級法國料理餐廳用餐,然後練了一段《卡農》要彈鋼琴給她聽,最後獻上100朵玫瑰跟她表白我的心意。
![]() |
生子當如孫仲謀,彈琴要學葉湘倫 |
其實改善活動也是一樣,很多公司花了許多人力、時間、資源想要一口氣推出100分的解決方案,但可能要半年後才會有成果,甚至這成果還不見得有明確的效益。這就好比有些製造業在推動現場改善活動時,花費很多的時間策劃、製作精美的零件盒、滑道或料架,結果可能花了兩個月請廠商設計、報價、製作,拿回來現場才發現不合用,然後又再重新跑一次流程,不僅費時又費力。或是你可以在現場迅速地製作、設置工具以滿足其改善需求,例如用瓦楞紙、膠帶、橡皮筋、鐵絲等做出雛形,等待作業員試用一陣子及意見回饋後,這時候就可以製作正式版本的工具以供現場使用。
![]() |
製造現場實際改善圖 |
因此,豐田集團在改善活動中常提到一句話「巧遲拙速」,這句話出處來自於《孫子‧作戰》的「兵貴拙速,不尚巧遲」。意思就是說,與其規劃大半年才提出一個90分的方案,倒不如從60分的1.0版本,每個月在實行過程中不斷去修正錯誤而進步10分,只要三個月後的3.0版就能達到90分的程度。所以說當有甚麼想法、方案產生時,與其在做之前擔心優劣成敗,不如先去試看看。結果不論好壞,都會是下一次行動的想法基礎,透過這樣的反覆循環來吸取經驗,自然會越做越好。
30秒快速重點回顧:
1. 與其想一步登天,倒不如先做樓梯。
2. 每一次試驗的好壞,都會是下一次嚐試的養分。
3. 重拙速,輕巧遲。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