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n眼相看】關於流程改善,你應該知道的8件事(3) 現地、現物、現認
網路的快速傳播,讓所有人能夠更快地接獲世界上許多新訊息,但這也引申了許多真實性的爭議問題。跟大家分享一個知名案例,事情發生在2014年的七月,Jay Branscomb在臉書上刊登了這麼一張照片,敘述並寫著「這是一張可恥的獵人及他剛剛屠殺三角龍的照片,請分享!好讓全世界找到這個可恥的人類。」消息一出,有四萬多則分享,許多人大力撻伐並且寫下諸如此類的回應:
![]() |
史蒂芬史匹柏與他的恐龍們 |
可恥,難怪恐龍會絕種,這樣病態的人應該被關在監獄裡......
他才該死,美麗的動物活了幾百萬年,結果就被他殺了......
你可能會說這只是網路世界而已,但其實回頭看看企業組織的決策過程或是問題分析,還是非常容易受到資訊或是情報的真實性影響,或是問題出現在傳遞過程中失真,甚至是報告者對於問題解析的角度不見得正確。這也就是為何日本企業,特別是豐田集團很強調「現地」、「現物」、「現認」的三現主義。
原訂的出貨時間有所延誤,客戶方面針對公司罰款。相關單位的檢討報告怪罪現場人力編制效率不彰,但現場實際觀察所發現的問題是在換模換線過長所導致生產延誤。
公司產品送到客戶手上,整批貨因為品檢未過而被退回來,老闆在會議上大發雷霆。此時製造單位跟品管單位砲口一致把問題推給設計單位,認為是之前設計變更所造成。但其實在現場我們看到的反而是製造過程中因為設備加工的位置偏移,造成產品精度尺寸跑掉。
庫房的零件突然斷料,讓製造現場停線超過兩天的時間,最後是靠緊急空運應急。業務單位說「明明電腦ERP系統裡面這個品名就還有這麼多」,結果原來是製造現場之前領料後並沒有確實扣帳,所以料賬不符才釀出大禍來。
像這樣的例子,在過去進行企業輔導的過程中屢見不鮮。原因就是企業隨著規模增長,各單位間出現越來越多的報表、單據、電腦系統數據,但這些都會讓大家逐漸遠離第一線。服務業不去傾聽客戶親口說出的意見、不去觀察消費者購物喜好及行為;而製造業不去現場實際觀察人員設備動作、不去倉庫了解庫存實際情況,這些其實都會讓主管及下屬們日趨麻木。
過去曾經在公司向主管報告當天不良品發生的原因,明明已經拿著不良品在會議室說明。但日籍主管卻在會議一開始就說「走,去現場」,直接在產線上檢討問題對策。事後才瞭解原來是因為除了不良品本身以外,機器設備的運轉狀況、作業人員的工作手法等等都是變因。現地、現物、現任的三現主義造就了日本工藝的成績。從今天起,讓我們也試著更積極迎向現場吧!
30秒快速重點回顧:
1. 所有情報、資訊都有失真的可能。
2. 遠離第一線,只會讓自己失去判斷力。
3. 現地、現物、現認-三現主義。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