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n眼相看】關於流程改善,你應該知道的8件事(2) 打地鼠沒用,有目標才好追尋


前幾天拜訪客戶回程時,恰巧在高鐵月台遇到小吳。小吳年輕有為,三十歲左右的年紀已經在一家頗具規模的傳產企業擔任製造課長。幾句簡單寒暄過後,看小吳手上拿著一大疊文件,我便好奇詢問「小吳你今天也是到客戶那去嗎?」,不問還好,小吳一聽彷彿抓到浮木般大吐苦水「最近超累的,出貨品質一直有問題,客戶跟老闆都要求所有產品一律全數檢查。結果現場人力反而更加吃緊,每天加班讓大家心情低落,連帶產能也受影響。可訂單又不能不趕,加快生產節奏結果又出現更多不同的問題......我根本就像是在打地鼠一樣」,我還來不及回應,小吳就急著揮手道別準備趕高鐵回公司去了。
解決問題不是打地鼠,要有明確目標
解決問題不是打地鼠,要有明確目標


打地鼠?真是個貼切的譬喻。
小時候電動遊樂場中的打地鼠機台總是能夠讓大人小孩一同開心遊戲。但現在回想起來,如果把地鼠當作是突發性的問題,這不就是工作職場面臨的處境嗎?


1. 問題(地鼠)的出現總是沒有規則可循。
2. 時間越緊迫,問題(地鼠)總是越來越多。
3. 有時槌子打下去,問題(地鼠)不一定會消失。


其實從現象所看到的問題,往往不是根本解。組織或個人若要推動改善時務必要注意,雖然問題發生時總是十萬火急,但若是盲目地救火,除了疲於奔命累死自己外,甚至有可能出現明明是油鍋起火,你還拿水救火的窘境。
了解問題的根本,才能用對方法滅火
了解問題的根本,才能用對方法滅火


了解實際需求後,設定明確的目標才能夠把自己所擁有的時間、人力、資源等聚焦使用。如果今天目標是不再讓地鼠出現的話,那麼你要做的並不是死命拿著槌子,而是找出這個遊戲機台的電源開關在哪,關掉電源才是根本之道。就以前面所提小吳的真實案例來說,投入人力在全數檢查上並非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因為後續會帶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相反地我們應該是要找出品質狀況的發生源在哪,設法解決品質異常才是正解。


同時提供一個過去在企業輔導時的經驗,目標設定應該要具體明確,最好是數字化的目標。因為這樣方能讓團隊所有人清楚方向、有進度研判的根據及績效評估的標準。不然很容易發生由於雙方認知上的落差而對於成果產生分歧。這就好比小美請媒人介紹好對象,她所開出的第一關擇偶條件是不矮不胖,媒人介紹了幾位男士但小美總是搖搖頭拒絕。細探之下才瞭解原來媒人認定的不矮是170公分,但小美覺得180公分以上才不算矮。這就是目標設定不夠明確的情況,許多企業組織往往為此浪費掉寶貴的時間與執行成本,不可不慎。




30秒快速重點回顧:
1. 解決問題不是打地鼠,根本解才是重點。
2. 好的目標是方向、是進度及績效評估的標準。
3. 目標設定最好以明確的數字化目標為主。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4中華精實協會—精實改善分享會—精華摘要

84小時朝夕相處,政大EMBA凝聚力最強的一堂課-「領導與團隊」

【Lean人振奮】天啊~我竟然減掉一個你!從127公斤到79公斤的歷程(舊文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