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n眼相看】關於流程改善,你應該知道的8件事(1) 改善不是口號,是實際需求
*阿智覺得正面積極:「看到OOO這麼成功,以前在學校時從沒想過他會蛻變成今天的樣子。我也要開始加油努力了(握拳)!」
結果過沒幾天,看到他三更半夜還在線上,隨口問一下,結果只是在打電動而已。
身為一個專業的旁觀者,看到她身高170公分不到50公斤的纖細骨感身材,看不出來有減肥的必要性,到底還是盲從時尚潮流的價值觀。
如果一個人都會這樣的問題,那由數十人、數百人以上所組成的企業也就更不令人意外了。
上個月到中國大陸出差,認識了許多推動豐田式管理、工業4.0等領域的專業人士,有些是企業內部的改善推動人員、有管理諮詢顧問等。大家在微信群組裡針對著德國工業4.0的成就,日本企業對於自動化的進展等激烈討論著。然後有人就嚷嚷著「我們公司也在規劃全自動化產線,肯定也得來個數十架機械手」,一時之間好不熱鬧。
其實改善活動最忌諱的一種心態就是「因為別人有,所以我也要」。因為每個企業所面臨到外部環境、內部環境等條件均不相同,所以推動任何改善活動都不應該淪為口號大會,別人喊啥你就跟。
還記得《莊子》所提「邯鄲學步」的故事嗎?快速為大家複習一下,燕國有位少年,家境好、相貌佳,幾乎可以說是燕國林志穎。但他缺乏自信心,缺乏到覺得自己走路姿勢很醜不好看。所以他聽到人家說邯鄲人走路都很好看,幾乎每個人都是名模伸展台的走法。於是他決定從燕國到趙國邯鄲去學走路,當他到了邯鄲,看到小孩走路活潑有活力,學!看到老人走路穩健架勢足,學!看到正妹走路婀娜多姿,也學!一個月過後,東拼西湊的學習最後只讓他忘了怎麼走路才好,只能默默爬回燕國去。
企業其實就是個以人構築而成的有機體,因此企業之所以失敗的原因往往跟人很像。許多企業在推行改善活動時,除了缺乏自信心外,更重要的是因為沒有省視自己需求,而無法訂出明確的成果目標。因此不論是企業或是職場工作者,都應該先知道自己真正需求是什麼?缺少的又是什麼?是製程品質有問題、每天工作做不完都要加班、庫存過多造成資金積壓、企劃案總是被老闆退件、生產線需求空間不足等。
從破壞式創新、藍海策略長尾理論到工業4.0,始終屹立不搖的並非總是追隨新管理名詞的公司,而是了解需求及改善動機的企業。自己也是一樣的道理,學習不是亂灑資源的散彈槍,了解需求才能聚焦,火力最大化是邁向成功的好方法。
30秒快速重點回顧:
1. 改善不是口號,是實際需求。
2. 正視自己要什麼,不是別人有什麼。
3. 了解需求才能聚焦,將火力最大化。
其實改善活動最忌諱的一種心態就是「因為別人有,所以我也要」。因為每個企業所面臨到外部環境、內部環境等條件均不相同,所以推動任何改善活動都不應該淪為口號大會,別人喊啥你就跟。
還記得《莊子》所提「邯鄲學步」的故事嗎?快速為大家複習一下,燕國有位少年,家境好、相貌佳,幾乎可以說是燕國林志穎。但他缺乏自信心,缺乏到覺得自己走路姿勢很醜不好看。所以他聽到人家說邯鄲人走路都很好看,幾乎每個人都是名模伸展台的走法。於是他決定從燕國到趙國邯鄲去學走路,當他到了邯鄲,看到小孩走路活潑有活力,學!看到老人走路穩健架勢足,學!看到正妹走路婀娜多姿,也學!一個月過後,東拼西湊的學習最後只讓他忘了怎麼走路才好,只能默默爬回燕國去。
企業其實就是個以人構築而成的有機體,因此企業之所以失敗的原因往往跟人很像。許多企業在推行改善活動時,除了缺乏自信心外,更重要的是因為沒有省視自己需求,而無法訂出明確的成果目標。因此不論是企業或是職場工作者,都應該先知道自己真正需求是什麼?缺少的又是什麼?是製程品質有問題、每天工作做不完都要加班、庫存過多造成資金積壓、企劃案總是被老闆退件、生產線需求空間不足等。
從破壞式創新、藍海策略長尾理論到工業4.0,始終屹立不搖的並非總是追隨新管理名詞的公司,而是了解需求及改善動機的企業。自己也是一樣的道理,學習不是亂灑資源的散彈槍,了解需求才能聚焦,火力最大化是邁向成功的好方法。
30秒快速重點回顧:
1. 改善不是口號,是實際需求。
2. 正視自己要什麼,不是別人有什麼。
3. 了解需求才能聚焦,將火力最大化。
守智加油,寫得很棒^^
回覆刪除謝謝海威的鼓勵!要跟你多多學習才行啊,不論是寫作或是毅力XD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