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策士論台灣】TPS之父 大野耐一的開放思維「豐田沒有秘密,只有實作」
![]() |
豐田生產方式之父-大野耐一 |
這個時候大家開始注意到為什麼豐田在這一波不景氣中受創遠比其他企業要輕很多,甚至能夠確保預期利潤不被侵蝕?這個時候大家才發現原來豐田內部所施行的經營體制與生產方式對於經濟不景氣的衝擊有頑強的抵抗能力。1975年至1977年這三年間豐田汽車的利潤不斷增加,經濟越差它活得比其他人更旺盛,因此不斷拉大領先同業的差距。
然而豐田生產方式的奠基者 大野耐一先生卻在1978年就公開發表了「追求超脫規模的經營-豐田生產方式」一書,將過去數十年不斷實驗所得到的結果毫無保留的撰寫並介紹給世人。說到底,豐田所追求的目標其實沒有甚麼特別之處,就是以「品質至上」作為經營理念,在產品的製造過程中就想辦法做好100%的品質保證。生產方面則把必要的零件在必要的時間依照必要的量送達必要的生產製程,也就是大家較常聽到的JIT及時化(Just In Time)。該保有的庫存盡量留在生產過程的最原始與最接近原材料的前段製程中,讓半成品的數量大幅降低;另一方面努力追求讓生產線的換線模模作業容易好作,這樣一來就可以把生產批量縮到最小,相對的就可以節省許多不必要的成本浪費。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