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管理書的簡潔—《主管必看!最強KPI管理術》中尾隆一郎|今周刊

「誒~你們業務部門這一季的KPI是什麼?」 「就歐洲市場的訂單要增加30%」 「也太硬了吧!公司真的很壓榨人,各種KPI真的整死人」 上面這些對話我相信發生在很多台灣企業裡,KPI應該是全台灣最常聽到又最招仇恨值的名詞。然而要你說清楚講明白究竟KPI是怎麼一回事,你可能也吞吞吐吐、不明所以。這本《主管必看!最強KPI管理術》透過作者自己在集團內的經歷讓KPI用一種輕鬆閱讀的方式呈現。十大步驟、各種圖表在閱讀性上很輕鬆,用我自己的經驗對比印證確實挺實戰的,值得在年初推薦給職場年輕工作者。 【Chapter 1|KPI的基礎知識】 -如果只是單純用數字來看事業、管理許多數字並不是KPI管理,只是指標管理。KP是 Key Performance 「事業成功的關鍵」。也就是說如果不清楚什麼是「事業成功」,就無法開始KPI管理。 -KGI(Key Goal Indicator)是最終目標數值,CSF(Critical Success Factor)是關鍵流程,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是關鍵流程的目標數值。 -CSF是關鍵流程,因為是流程,所以也必須是現場能控制,而且可以依靠現場能力而改變的。KPI是KGI的先行指標,也是CSF的數值目標。 -第一種錯誤:設定大量的數值目標,忽略了Key關鍵!第二種錯誤:將現場無法控制的指標設定成KPI。第三種錯誤:選擇落後指標而非領先指標。 -不能將自己公司、組裝無法控制的數值設成KPI。即時取得數據也是重點之一。 -如何建立有效KPI? ① 確認KGI ② 衡量與現狀之間的差距 ③ 流程的確認、模組化 ④ 鎖定範圍(設定CSF):區分常數與變數,常數不太容易改變就不用當CSF,另外無法控制的要素也設定成常數 ⑤ 設定目標 ⑥ 確認可執行度:設計讓KPI管理能夠確實執行的過程。 ■ 整合性:邏輯上是否正確?確認合理 ■ 穩定性:能否穩定取得KPI數值 ■ 單純性:容易讓大家理解 ⑦ 針對策略的事前檢討:數值惡化的對策,事前決定 ■ 何時(時期) ■ KPI惡化到什麼地步(程度) ■ 該怎麼辦(策略) ■ 最終判斷者(決裁者) ⑧ 針對策略的共識 【Chapter 2|實踐KPI管理的訣竅】 -大量數據或數值組合太多根本不是KPI -KPI就像是交通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