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25的文章

近期最推溝通書—新世代也能帶出班底人才|伊藤誠一郎|方言文化

圖片
#2024最推薦的溝通書籍 #激推很受用五星推薦 自己邁入四十歲,自從上次跟企業夥伴說到「你們這樣是五度五關」然後一堆八九年級生用一種疑惑的神情看著我,我就知道代溝已經在我身上出現。我覺得這本書很棒的是,用社會趨勢、環境變遷來告訴大家 「世代差異」其來有自 。例如不思考是因為搜索引擎的出現,缺乏想像力是因為社會便利。會問出白目問題,那是因為這只是收集資訊的一環,己速他緩是因為1.5倍或2倍數的觀看速度能夠快速看到結局。人際關係的冷漠那是因為他們在疫情間習慣單向溝通,育兒期的存在或許是企業面對新生代員工的措施。 【辦公室管理難題的真實面貌】 -身為主管不要抱著「無法點燃工作熱情、難以改變」這類的負面情緒,這是與年輕人建立友好關係的第一步。 —以前的人需要配合對方的情況使用家用電話聯絡,或是拿著時刻表跟地圖查詢旅遊行程,或是要來回翻閱字典,如果考量到這種成長背景,是否還能輕易地批評現在年輕人「不會自動自發」呢? -現在的年輕人不是不行動,而是無法行動,所以上司前輩應該要以協助支援的心情來接近年輕人。面對在網路搜索的環境中成長的時代,要從「自動自發的必要性」開始教起。 -舊世代的不方便會培養出想像力,例如以前約會沒有手機可以快速聯絡,心中就會不斷浮現問題來想像。現在因為科技的方便,所以反而讓人缺乏想像力,所以我們可以用詢問「為什麼」來改善缺乏想像力的問題。 -對年輕人來說,他們強烈的渴望對他人有所貢獻,許多年輕人並沒有排擠他人往上爬的想法他們強烈的希望公司認同自己是組織中的一分子。 -稱讚的時候盡量避免當眾表揚或是單獨表揚,過去的夥伴意識是指速度快的拉著速度慢的人前進,或是分擔其他人的重擔。但是對現在的員工來說,他們將「夥伴意識」解釋為沒有人領先或落後,大家站在相同水平線上齊心協力一起邁進。 -新人問轉職或跳槽,對他們來說這只不過是收集資訊的一環,就像是在網站上搜索一樣。與其抱怨不知道年輕員工在想什麼,不如嘗試用更直接更具體的言詞來促進相互了解。 -對年輕員工來說,如果看電視劇或YouTube都可以用1.5或兩倍速觀看的話,對他們來說知道故事結局似乎更加重要。己速他緩,自己的事情很急躁,對他人事情慢吞吞。 -肯定和認同是效果更好、更具優勢的指導方法,強迫對方與忍耐的時代已經結束了。請先試著用積極正向的言詞,從肯定年輕員工的努力和挑戰開始做起。...

日式商管書的數字溝通力—《話數》定居美德著|平安文化

圖片
  《話數》定居美德著 -過往工作靠大量接觸以培養關係,疫情後的遠距或跨國協作,沒有數字當共同語言不行! -缺少數字,會讓人得不到協助、工作效率差,也無法在事後得到好的評價。 -如果需要對方協助,問題(現在)要具體,目標(未來)要具體,需要的行動(內容、量)也要具體。 -在商業的世界裡,尤其是在網路上,數字是最強悍的共同語言。 -增加的數字越多,可供判斷的材料做越多,對方也越容易感到混亂。用數字說話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對方動起來,所以重點在於只說必要的數字。 📍何時(時間) 📍多少(金錢、數量) 📍幾趴(可能性) -讓自己練習不要使用「一點」或「盡快」對時間含糊的說法,只要把時間換成數字,就能夠減少焦慮不安、加班時數以及時間的浪費。 -讓自己練習用數字說明多少,要了解對方的期待與自己是否不同?如果不願明確說出你的「多少」,受到的損失肯定比得到的利益更多。千萬不要放棄用數字說話,直接把「多少」的判斷交給對方。 -用%來敘述可能性時,盡量不要用100%、50%、0%這種整數,因為過於篤定的數字可能無法達成,也會引起對方的質疑。 -掌握差距與行動的兩個公式: 📍目的地-目前位置=差距 📍差距=行動①+行動②+行動③ -三個有助於完成工作的步驟: ❶ 明確告知具體的時間死線 ❷ 寫出自己該做的事,安排先後順序及工時預估 ❸ 決定工作清單中第一順位的20%與不重要的20%,後端的20 %絕對不做,前端20 %一定要在今天完成。 -把何時、多少、幾%說明清楚,不只能節省你的時間,也能避免主管或周圍的人的時間,還能夠增加大家對你的信賴。 -迅速跟誠實是報告壞消息的基本,還有一個重點是用數字說明。因為協助者需要藉此進行判斷。 -主管交代急事其實是好機會,請用數字確認期限與完成度。三個重點: 📍最終目標是何時? 📍最近的期限是何時? 📍要先完成到幾%的程度? -用事實說明能夠正常說服力,但事實要從哪邊尋找呢? ❶ 自己公司裡發生過的事實與數據 ❷ 其他公司發生過的事實與數據 ❸ 從新聞或調查得到的相關事實與數據 -電子郵件下標重點: ❶ 在標題寫出希望對方何時回信的期限 ❷ 簡單整理出對方應採取的行動 ❸ 標題字數控制在18字以內 ❹ 寄信跟收信有時間差,日期要明確 -簡報一開始就要拿出有衝擊性的...

感受韓國商管書籍—解決問題快10倍的數字工作法|盧泫兌著|江守智推薦

圖片
數字相關的工作管理書籍,始終是出版市場的熱點,某種程度也說明了這件事屬於「大家都想加強,但不是每個人都厲害」的痛點。所以當采實文化提出這本書的閱讀推薦邀約時,我也想看看除了常見的日本商管翻譯書外,究竟韓國職場工作者,特別是三星經理,是怎麼看待數字工作的。 【前言】 -商場上所有決策與行動皆建立在營利基礎上,使用模稜兩可的形容詞,反而會不斷受到質疑 -數字具有「代表性」,能夠準確反映事實,沒有灰色地帶 -例如日本作家內田修曾在《品質經營的75個技巧》書中提到可以數字0為基礎,將問題區分成三種類型: 趨零問題、減少問題、增加問題 -工作的開始要先量化分析現況,才能知道問題所在,掌握現況並制定解決方案 【數字思考力】 -工作的核心在於明確區分現況與目標之間的差距,這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車內空間寬敞與否,可用軸距來看。中型車的定義,可用排氣量。 -職場關注的數字是「目標」,可分為維持企業運作的基本經營目標,還有為了實現卓越成長的挑戰目標。 -建議可用時間軸來檢視業績與目標的差距。 -解決問題除了治標的Quick-Fix外,另外就是透過邏輯思考來解決根本問題的Slow-Fix。 -計算利潤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評估「投入與回報效益」,即使是例行工作也可以透過評估投資效益,判斷應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哪項業務,才能實現利潤最大化。ROI的概念。 -數字思考的三大核心:定義、邏輯、成效 定義:清楚了解自己正在講解的內容 邏輯:清楚了解報告內容的脈絡,特別是因果關係 成效:清楚了解自己的說明能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要多角度思考數字各方面的影響力,例如業務說銷量要衝100%成長,有考量過產能跟得上嗎?A的成長會不會排擠到B跟C呢? 【數字解讀力】 -首先要專注驅動組織運作的核心數字,再來找出組織內經常使用的關鍵數字。這樣當工作陷入迷惘時,就要不定時回頭看看當初的目的 -相對標準使用時,必須將性質相似的對象進行比較,否則基礎不同也很難找出真正的差異。絕對標準是固定基準,超過就合格 -工作「有效率」是指更少的投入換取更多的產出。工作「有成效」是不考慮資源多少,純粹以產出做標準 -如果要說服對方接受你的觀點,可以嘗試用對方的標準與相關數據,再以數字佐證自己的立場 -平均數的應用上為了讓算數平均數發揮其價值,可以將極端數值刪除後再計算,這叫「截尾平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