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策士論台灣】對於異常的漠然與便宜行事

面對自己所處的職場,你是否有判斷標準來檢視何謂正常與異常?
面對看似不要緊的異常,你是視若無睹的經過?
抑或是停下腳步思考異常的種種可能呢?

  這三年來固定會前往一家台灣鍛造相關產品的企業進行精實管理活動,集團內有A、B子公司恰好負責熱鍛與冷鍛產品的生產,一開始在熱鍛子公司A推行精實活動的效果使客戶十分滿意,因此今年起連同冷鍛子公司B也開始展開輔導。


  上週第一次與冷鍛子公司B的管理階層接觸時,在倉庫所改造的新會議室裡,我拿出這張照片來考大家一個問題為什麼完成品的料架旁會出現這兩箱多餘庫存?一開始所聽到的答案有員工沒放好理貨完沒整理歸位等,其實這也就是這幾年來在大部份業者間會聽到的回饋。

  可惜的是我所見的台灣基層與中階管理者多半會把問題簡化成一個原因,而非多向式追蹤問題的真因。面對異常問題,把原因簡化雖然容易咎責,但卻也侷限視野而忽略其他可能性。更差的情況是,當你面對每天朝夕相處的職場,料架的存在就已經是個目視化管理的標準,但我們卻完全不把多餘庫存當一回事。

  料架旁出現多餘庫存,其實背後可能有更多的環節出了錯。以下答案僅供參考:
  1. 也許應回到生產線去確認是否配置過多人力進行生產?
  2. 生產排程情報是否有誤?
  3. 現場作業員是否確實按照生產排程生產?
  4. 生產線常出現設備故障或品質異常而建立安全庫存對應?
  5. 因為生產線換模換線時間過長,所以把批量數拉高?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改善現場同仁的發亮眼神是騙不了人—聯華食品的參訪活動紀錄

當黃金縱谷陷入死亡低谷時,想活就要一起動—談工具機產業的精實管理|江守智顧問

2024中華精實協會—精實改善分享會—精華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