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25的文章

秘書親信該有的參謀思維|荒川詔四-方言文化

圖片
寫書的人有沒有說服力?當然有,當參謀親信都可以最後搖身一變成爲世界500強企業總經理。 不過我會建議讀者不要被裡面某些看似昭和時代的守舊言論嚇到,仔細思考你就會發現荒川先生談的從不是人,而是組織。所以參謀親信要保護總經理、不搶功,那是整體觀的決策考量。 參謀親信跟外部顧問工作有些許雷同之處,所以讀起來特別有趣!甚至我也非常讚同其書中第三章所述,公司還是要從內部培植實力,顧問只是輔助不可依賴,甚至連執行端都要委任進行。 這本書我推薦給30歲以上的上班族朋友、基層或中階主管或有志於顧問一職者都可以好好借鏡參考。 第一章|「大腦同步」卻不完全順從的好幫手 -參謀需要「擬訂策略」與「輔佐策略執行」兩項職責,因為公司是肉身凡人的集合體,無數的要素複雜交織在現場第一線,單憑理論無法說明。 -策略並非建立在現在到未來的延長線上,而是從「應有的未來」逆推回到現在。所以策略不能是延續當下狀況的作為,也就是蘊含否定現況的要素。 -距離感與時間差,往往讓主管的壓迫感更重。主動打招呼是武器,不要等候或尾隨,而是搶先行動,慢慢累積成信賴。 -要把上司視為巨大機器中的「機構」,因為如果把上司當成「人」,若是不投緣,就會苦於各式各樣的負面情緒。但若是把上司當成機構,協助這個機構發揮最大的功能,就是自己的職責。要有冷靜的腦、溫暖的心。 第二章|上司有強有弱,如何不搶功仍有好表現 -全體人員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快速處理眼前的「緊急問題」時,也會不自覺地急於做出結論。其結果便是,即使有好好的進行協商原本的「盲點」可能依然被忽視。 -參謀要活用不需要兼負重責的優點,不僅於凝視眼前的問題或應對方法而已,反倒要以俯瞰的方式來審視全局,而且要用更大的框架來思考周遭情況與各種利害關係人間的關係。 -參謀必須保有用自己頭腦思考的「自主性」,不可以被總經理所營造出的氛圍迷惑。與此同時,哪怕察覺到的盲點會受到總經理的反彈,也要具備勇於坦然指正的自主性。正是這種自主性,參謀才能「保護」總經理。 -工作能力出眾,只是擔任參謀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關鍵是觀察對方跟隨在能力低劣的上司底下時的言行舉止。 -指責第一線,容易讓現場隱匿不報。所以身為參謀必須要耐得住麻煩。要藉由平時的溝通與勤跑現場來獲得現場的信賴。而且現場報告壞消息跟諮商時要記得絕對不能露出負面的反應。 -越軟弱的上司,往往越...

當選是責任承擔的開始,卸任是聲譽考驗的試金石|看國小家長會長的考驗

圖片
這是一段我拖稿有點久的故事,作為一個旁觀者來聊聊我眼中所看到的家長會長責任與榮譽。 6月27號星期五早上7點19分——學期結束前最後一個星期五早上。接送孩子上學時從車上看到名煌會長走過斑馬線,然後站到校門口跟一眾上學的孩子們揮手致意。當我從德芳南路右轉到現岱路後,接著看到會長夫人穿著志工背心站在弘爺漢堡前指揮交通。 這些事如果放在上學期剛當選時做,那叫乘勝追擊、順水推舟。但在任期屆滿之際,還能夠堅持當初的承諾,這就讓人佩服!就如果我標題所寫「當選是責任承擔的開始」,家長會長的頭銜不是解個人成就、孩子在校保護傘或是把持特殊權柄,相反地我看到一些細膩處,值得在會長卸任時跟大家分享。 #沒有理所當然的眾星拱月 沒有誰是天生的,大家都是爸媽生的。就像當會長這件事也是一樣,名煌會長從當選前就看到他語氣堅定、態度柔軟地拜票,而且一開始不是要我支持他,而是某次在立人ESL門口對我說「一起來為大元出份力做點事」當天回去我就傳訊息給他說「還有沒有副會長的缺?算我一份」因為我有被感動到! #看起來輕鬆寫意是因為背後付出很多努力 這一年來會長夫妻倆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就是,基本上學校活動南征北討幾乎無役不與。你說有一定要這樣嗎?當然沒有,你也可以當選後拿到頭銜就輕鬆寫意,但是大家都看在眼底。人際關係要有溫度,溫度需要互動升溫,如果說這一年各類社團活動、校園提案、節慶表演,甚至跟校方、志工隊、鄰里間乃至於政府經費爭取都順利推展,,絕對少不了會長夫妻倆背後付出的大量心力。 #出發點跟終點都是學校跟孩子 「啊~當家長會長以後可以認識更多人脈,所以他們才這麼積極」之前聽過有人酸溜溜地講,當下我只覺得不想白費唇舌。畢竟你汲汲營營想要爭取的聖杯,閃耀到像是你生命中的一切。可是對於很多人來說,只是錦上添花,甚至都不會寫在簡歷上的一環。因為願意付出時間、花費金錢投入家長會長一職的人,往往就已經是社會賢達、產業先進、事業有成且重視孩子教育的家長代表。 #要看他做了什麼而不是說了什麼 難道當家長會長就不值得驕傲嗎?是的,我確實認為「當上」家長會長沒什麼好驕傲的,相反地那才是責任承擔的開始。什麼時候你才有值得驕傲的本事呢?當你卸任的時候,家長們對你的口碑、委員們對你的評價、校方對你的信賴、孩子們對你的期待,那才是你足以驕傲的資本。 當選,是責任承擔的開始。 卸任,是聲譽考驗的試金石。 名煌會長,你值得驕傲! 最...

不躺平卻也不是要你拼命—《再忙也不會出錯的精準執行力》|鳥原隆志

圖片
其實哪有那麼多躺平的年輕人,還是有很多認真的夥伴在加班地獄跟出包間徘徊,努力並不一定費力,這本日式管理書是我會拿來送給職場新鮮人、陷於瓶頸者的首選。 《第一章:工作不能只靠努力》 -不是只想靠努力來解決問題,應該是要努力讓自己不必努力就能解決問題。 -要讓工作「有效率」,必須先為工作項目安排優先順序。要讓工作「輕鬆」,必須為工作建立一些效率化機制。最後就是「周到性」,拋開遇到狀況再臨時應變的想法。 《第二章:為工作決定優先順序》 -要讓工作有效率的持續進展,通盤意識是不可或缺的觀念。檢查清單: ❶ 我確實理解目前工作進度在哪個階段? ❷我還記得這次工作的名稱? ❸我確實理解這次工作的目的與期望? -可視化概念 ❶ 確認工作狀態和時間分配 ❷ 看出問題的癥結點 ❸ 確認並預防疏失 ❹ 可以幫助整理思緒 -有個水龍頭底下有個杯子,不斷有水從水龍頭流進杯子裡。杯子裡已經裝滿水,不斷有水從杯子的邊緣溢出,這種情況你會怎麼做?關掉水龍頭還是換一個更大的杯子?然而職場上大多數人都會做出另外一種選擇。 -如果把期限當成最優先考量的條件,往往反而會忽略更重要的事物。 -真正需要努力的環節應該是如何讓自己不用努力。 《第三章:建立輕鬆獲得工作成效的「機制」》 -減少意外跟疏失就能創造時間。 -在重要度/緊急度矩陣裡,引發高重要高緊急的原因,往往就是高重要/低緊急的事情。 -緊急度高的工作往往再現性低,卻因為能馬上看到成就而自我滿足。 -緊急度低/重要性高的工作都具備再現性,所以能夠獲得持續而穩定的成果。如果覺得三年太難,至少堅持個三個月試試看。 -請安排緊急度低/重要性高的工作(大石頭)先放入杯中,接著才放入緊急度高/重要性低的工作(細沙)。 -建立機制,來減少自己必須付出的勞力,例如建立標準作業程序或是雙重檢核的機制。 -建立機制,有助於減少意外與疏失,也會為了原本依賴直覺、感情的項目找出定量化的規範。 《第四章:工作成效高的人還會做這些事》 -越是忙碌的時候越要注意以下這三種觀點: ❶ 看整體 ❷ 看未來 ❸ 看細節 -私下協調不僅為了自己,也是給他人一些調適心情的時間。 -提升傳達率的三大重點: ❶ 確認 ❷ 改變告知方式(口頭改畫圖、mail改視訊) ❸ 定量化的告知內容 《第五章:在問題發生前未雨綢繆》 -能夠在組織內部帶風向,絕對能夠事半功倍。帶風向有三個: ❶ 先提升自...

為什麼一定要小批量生產,製造費用不划算?來不及怎麼辦?

圖片
昨天在是七月第三週在某上市企業授課,課前我想到19世紀清末時,魏源說「師夷長技以制夷」,也影響了後來洋務派張之洞「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觀點。但事實證明工具使用「Know-why」比「Know-how」來的更重要。 這次課程重點在「快速換模換線」,主要談如何透過SMED工具來改善時間。然後我卻在一開始花了1.5小時跟台下營業、財務、製造、生管、採購等單位談—為什麼需要快速換模換線?畢竟如果大家不知道為什麼要,怎麼可能學完會拿來用,出了教室還是老方法照用而已(攤手) 以下是幾個課程重點摘要,也同步跟大家交流分享。 🔋要不要小批量生產根本不是內部討論的議題,而是看市場趨勢跟客戶需求。客戶訂單碎片化是趨勢,不接受就是等著被更靈活的競爭對手取代。 🔋大批量生產看似製造費用低,但是庫存成本、過期報廢風險、資金佔用問題往往容易被忽略。 🔋你覺得不划算所以不接單,設備空在那,稼動率低。你接了小批量訂單,要頻繁換線,稼動率同樣低。但是你訂單接進來了,有現金流支撐,而且換線時間、人員配置、機台效率都還有改善空間。 🔋不要再想著最大產量,要想「最小風險」跟「最快金流」。 🔋固定製造費用的認定,要有彈性。沒有絕對的標準,只有我們所處的位置。吃不飽的時候,粗茶淡飯就甘之如飴;手頭餘裕之際再來思考生活品質。 🔋最後的最後,關鍵就看我們怎麼動起來面對客戶訂單碎片化的需求,快速換模換線、小批量生產、降速生產、精實管理都是迫切且重要的課題。 🔋想多了都是問題,做久了都是答案。 課後總經理的點頭,還有課程夥伴們上回課後作業的優異表現,讓我覺得至少這次看到不太一樣的感覺呢!加油加油! # 精實管理 # 豐田式管理 # 企業顧問 # 企業輔導 # 快速換模換線  

超靠杯的職場書,愛死這種吐槽—《今天也平安下班了呢》林雄司著/吉村伸介繪

圖片
誰說閱讀一定是為了成長進步,情緒舒壓也很重要,就像頂尖運動員同樣重視睡眠。週末早起邊吃早餐邊翻書,女兒問我在笑什麼?我說「因為書裡面寫的,把拔覺得很準有遇過」然後一邊忍不住唸出來跟老婆分享。 社會觀察就是要能夠在大家明明習以為常的環境中,精準吐槽其實很荒謬的小事。這本《今天也平安下班了呢》我愛死,因為作者林雄司就是這麼精確,再搭配吉村伸介每一則恰到好處的插畫,都把職場那荒謬的情境具象化出來。 我推薦這本書,覺得買來可以放在辦公桌上,每天早上進辦公室就是拿出來隨手翻一頁,或是蹲廁所時看一下以調整心情。超級推薦,真的很舒壓! -做不好的理由只要說是溝通不足,大概都能聽起來像一回事。適用於各種失敗檢討報告的魔法咒語。 -大部分的白板筆都寫不出來。只有紅色還有水,偶然看見的會議版書紅通通。 -上司是只要你去談事情就會開心的生物。就算是幾乎辦不到的事也拜託看看。 -制霸白板,就等於制霸了會議。寫一些只對自己有利的東西吧。 -有時候也試著從遠方眺望白板吧。會看起來像在縱觀全局,即使綜觀到的只有白板。 -亂逛網站時,只要用手指著螢幕,看起來就像在確認什麼。再用另一隻手扶著下巴,那麼即使你看的是UFO的動畫,看起來也像在查資料。 -不說「我會加油」,說「我會做好PDCA」。 -「跑到垃圾信件夾裡了」就是在找藉口,請不要戳破。為了有天自己也會用上。 -被迫要對沒興趣的東西發表感言時就說「喜歡的人看到這個會瘋掉吧。」意思是我沒有喜歡。 -聽不懂的時候,就重複對方說的話。即使聽不懂,也充滿自信的看著對方眼睛,並重複對方做的話。這樣總會有辦法的。 -收到名片時表現出在默念和背誦名字的樣子,但不用真的背。厲害的上班族好像光默念就可以記得。辦不到的話模仿他們就好。 -在有寫字的白板貼上便利貼,充滿創意的氛圍感就完成了。接著再把貼滿便條的白板照上傳就大功告成。 -不想做的工作就歸咎於制度禁止與資源不足。站穩「我很贊成,但因為上司和公司阻撓,所以沒辦法做」的立場。 -職場書就是努力、友情、勝利。對上班族來說的JUMP系漫畫。只要努力就有結果這種論點也很像漫畫。 -試試看站起來指著會議資料,看起來就會幹勁十足。無論是投影或是紙本資料,總之都站著說明。 -戴上奇怪造型的眼鏡會被人認為是點子王,對你充滿期待。比起招搖的髮型或是襯衫,奇怪的眼睛跟像點子王。 -聽不懂對方說話時就盯著他的眼睛瞧。一移開視線就...